上一页|1|
/1页

主题:如果给房、给钱,你愿意二线城市来吗?

发表于2017-08-08

每年6月至7月,是毕业季也是就业季。今年有795万大学生步入社会,创历史新高。

为争夺人才,几个月来, 长沙、成都、武汉等众多主流二线城市纷纷抛出“送房子”“送户口”“送钱”等措施。795万大学毕业生将去哪儿?是选择表情“高冷”的一线城市,还是选择敞开大门笑脸相迎的主流二线城市?

   近年来,一线城市落户政策逐渐收紧,北京更甚。

早在2014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当年进京指标不会突破1万人,以后会呈逐步趋紧态势。2015年北京市对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引进指标不超过9000人,“2016年只减不增”。

可以注意到,以往北京引进外地生源毕业生一直以“总量控制”为原则,今年则提出了“总量封顶”。尽管2017年进京名额尚未公布,但在“总量封顶”的背景下,预计今年外地生源进京落户指标难超9000人。




这种情况下,主流二线城市抢人节奏加快

没有人才就没有未来,许多城市主动伸出了橄榄枝,各种“留住人才”的政策纷纷亮相,让不少毕业生心动。

《中国经济周刊》将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15个主流二线城市发布的吸引高校毕业生的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发现除了沈阳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外,其他14个城市均开出了诱人的条件,户口、房子和现金补贴,都是重头戏。

“城市发展在于人,城市活力也在于人,人口净流入对城市的好处不仅仅是财政收入、养老金缴纳,更是一个城市未来的希望。”许耀桐说。




这些地方放“大招”——给房、给钱

住房永远是刚步入社会大学生的痛!正因如此,不少城市在推出留人举措时,大打“以房留人”牌,不仅对外地户籍大学生不限购住房,而且还给予一定的购房补贴。

武汉吸引毕业生就业的举措比较劲爆。武汉市政府宣布将建设3605套大学生人才公寓,面向毕业3年内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无房大学生,最长租期可达3年。

南京的人才安居政策规定,取得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的国内外高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在南京就业且签订一年及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在南京自主创业,缴纳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后,可申请30平方米左右的公租房或600至1000元的租赁补贴。

宁波对高校毕业生、创客、基础人才的购房补贴从1%提至2%,8万元;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以前给予50万至150万元安家补贴,新政实施后可补300万元。

长沙对到当地工作的博士、硕士、本科等全日制高校毕业生,两年内分别发放每年1.5万元、1万元、0.6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博士、硕士毕业生在长沙工作并首次购房的,分别给予6万元、3万元购房补贴。

除了住房优惠措施,各地为了引进人才也是“痛下血本”——给钱。

厦门对引进的一流顶尖团队给予1000万元至1亿元资助;成都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国际顶尖人才(团队)1亿元的综合补助,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300万的资金资助;长沙提出未来5年将投入百亿以上资金,吸引储备100万人才;新引进到杭州工作的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和归国留学人员,将有机会获得一次性发放的生活补贴2万至3万元……

针对各地不惜重金吸引人才的举措,许耀桐给出了建议:为了吸引人才并让人才保持一定活力,可以出台也应该出台吸引人才的筹码,但应该注意,不要为了争夺人才而不择手段或者漫天开价。“人才竞争不要有意去突出物质条件,要更多地展示单位的团队精神和文化内涵,让人才能够不断地在团队中获得成长,而不要使人才感觉在跟人民币称重量。”



   所以,如果一线城市再难扎根,你愿意回到家乡来开创自己的事业吗?

   

发表于2017-08-08



政策跟得上,钱跟得上,也愿意回来啊

发表于2017-08-08




一线城市比较适合工作,但是生活起来压力太大了,回去二线城市是必要的

发表于2017-08-08


“人才引进”政策现在是什么样的啊?

发表于2017-08-08
十万个为什么就是,您好!您所发的帖子“如果给房、给钱,你愿意二线城市来吗?”已被设置为精华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发表于2017-08-08
十万个为什么就是,您好!您所发的帖子“如果给房、给钱,你愿意二线城市来吗?”已被设置为固顶帖,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