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绝对真实)买房回忆录--回忆从07年到10年的买房始末

发表于2013-10-17

楼市风起云涌,总是让人看不清,所以当我今天再看到网上别人的买房经历时,才赫然发现,原来人生最跌荡起伏的竟然是房事。
也来晒晒自己买房经历。我的买房路程不比别人更困难,也不比别人更容易。但现在想来,还是很有偶然性和趣味性的。
刚到上海上学的时候,买房二十万零首付还送户口,当然那时是没钱的,后来工作了,房租一千块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整天在日本公司加班混加班费。再到后来因为情变,哈哈,想想自己也是蛮傻的,就这样以为很悲壮地离开了上海,到处转了一圈。有天突然觉得老爸老妈养我不容易,就杀回南昌,打算在南昌落地生根。
但是人生总是很搞笑的,在南昌找工作,当时永乐电器打算入驻南昌,我因为有上海工作的背景,所以也被以储备干部身份招了进去,爹妈亲戚都觉得不错,工资收入也还挺好——就南昌而言。结果,人算不如天算,没上工几个月,永乐说没找到合适的地皮,不开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永乐将有巨变,估计是个托词吧。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拿遣散费,二是服从公司安排调往温州永乐工作。可能自己真是个不安份的人,也不知道怎么的,反正现在是不能理解了,就选择了去温州工作,跟着经理和几个同事就跑到浙江来了。
温州真是个畸形的地方,消费高工资低,在温州待了一年,我记得那年偶正好24岁,又出事了,永乐和国美合并了,这事儿搞的!又是两条路,要么留、要么走,我实在是不喜欢温州,这地方宝马和蟑螂一样多,蟑螂和人一样多,当然就决定走了,拿了遣散费,杀去越南等地方玩了一圈,特别有意思的是,因为找驴友,所以认识了后来老板,等旅游完了,我问这个老板能不能招我工作啊,他说行啊,然后我就又回上海上班了。
扯了这么多废话,是因为这次工作应当算是我人生转折,嗯,转折了很多地方,因为这次的工作跳的比较远,和以前的行政工作完全不相干,我居然进了楼市报社做编辑,实话实说,一开始我写的文章真是不怎么样,完全不像文章,用老板的话说,就是假大空,后来我再回头看时才发现的,所以说娱乐报纸害死人,连看报的人都跟着浮华起来。
报社里做事最大的收获就是看着上海的房价涨起来。我是07年初回的上海,当时房价还持平,我记得我租在梅川路一个小区里,现在想来,很多东西都是从积累到暴发的。

发表于2013-10-17

补充一点,我一直就有买房的意识,因为我最痛恨搬家,在上海我基本是每年搬一次家。在日本公司的时候我和一个好朋友同租,当时她的房东要卖房子,塘桥宁阳路的老房子,三十个平方吧,卖二十万,我极力怂恿她和我一起合买,由我出面向当时的日本公司借十万块钱付首付(日本公司是家长制,可以向老员工提供十万元的首付,然后逐月从工资里扣,就是这个福利留住不少人),然后她向银行借钱付每月贷款,然后如果有天某一方不想要了,按市价将自己那一半股份优先卖给对方,如果两边都不想要,就卖掉,然后平分房款。但她不肯,最后不了了之,很遗憾啊,这是我唯一一次进内环的机会,错过不再有啊。
转回头到说梅川路的房子,其实房东也是想卖的,因为他买了一套大房子,想少还点贷款,这套房子真是提起来让我伤心欲绝啊,在四楼,当时是十年房龄,小区的树都长得特别粗,闹中取静,边上是区政府,还有菜场什么的,一应俱全,房子才装修过,非常清爽,45个平方,当时好像是卖RMB 9000/平米,房东四十万挂牌。我住了半年多吧,房东就要卖了,还问过我,想不想要,但当时实在是没钱啊,这种房子首付什么的可能要十五万到二十万吧,如果是十万我就毫不犹豫了,可是我算了几天几夜,发现自己实在是差钱,只好眼睁睁看着房东把房子卖掉了。真的,这是我最喜欢的房子,想想就伤心。
我觉得这件事极大程度的刺激了我,非常刺激我,而且就在房东把房子卖掉不久,07年第一轮暴涨开始有苗头了。
因为我在跑新闻版,不是房产信息版,所以我只隐约知道房子开始涨了,但没有清晰的概念。我印象最深的是九亭的房子从6000/平米,涨到了8000/平米,再涨到9000/平米。松江大学城当时算是价格低谷了,想买房子的都往那边跑,我也向同事打听过,不过实在吃不消,那里的房子当时大概RMB 5000/平米,但都暴大,动不动就近一百,对

发表于2013-10-17

时候报社的同志们,除了极年青刚进来的,基本上老油子们都是人手一到两套房,一说起房价,不管外面专家、舆论叫的多么厉害,他们都是很笃定的跟我说,房价总归是要一直涨的,你越不买就越买不起。每周一我们都要开例会,例会上主要是要讨论本期的报纸主题,我们一直在写什么,写房价假摔,写新开的楼盘有多少问题,写黄牛倒房号,写房价涨得多不合理,写调控政策的影响,写小产权房存在的原因,反正就没正面写过房价会大涨,为什么,因为大家不爱看啊。大家只爱看自己想看的,不爱看真实的。如果报纸的新闻铜版纸上写着大标题“马上要涨了,快点买房啊!”得,我们肯定要被骂死,但这就是事实啊,07年的大涨就是血淋淋的事实。
讨论完本期主题,大家就开始坐着骂开发商,哪个哪个开发商太黑了,从多少涨到多少,特别提一下,我们报社边上就是有名的暴发户楼盘“中远两湾城”。我们报社老资格的一提起上海楼市的暴涨,就要拉出这个楼盘来,当年,它是从第一期四千块卖起的,以此来论证铁的事实,房价必涨,要买趁早。
说我们有一同事,一直在等大宁绿地那块的某个楼盘,结果每开盘一次,就损失五个平方,沦为报社“买房不能等”的反面教材。最后在我离开报社前,他终于下手买了该盘的二手房,当时一百几十万的房子吧,我依稀记得他付了三四十万、背债八十万,我都在想他以后活的下去吗,后来证明我真是杞人忧天了,人家的房子现在至少翻一倍,下半辈子养老钱都出来了,赚也赚死了。
就是在这种教育下,我坐立不安,愈加的焦虑,再不买房,我估计我真的这辈子买不起了,这下我真的急眼了,买房买急眼的可能我是头一个。

发表于2013-10-17

室户,但是都因为首付问题,超过了我的极限,恨都恨死了,那时候我坐公车都在想,什么时候我能中个大奖呢?
突然有一天,我在自己报社的报纸上看到一条小小的横幅广告,说有特价房,在奉贤西渡,5300/平米。当时的感觉,哇塞,天开了!赶紧打电话去问,说有小户型,70平米,算下来总价36万。这是我人生中遇到的最偏宜的房子了,顺便补充一下,到了07年末的时候,上海楼市的格局基本上是“321”,就是内环3万,中环2万,外环1万,突然出来个五千多的,我真的是感受到佛光普照啊。
第二天,我借着出新闻的名义,从普陀区当时租的房子出发去奉贤,这是我第一次到奉贤来,一点也不夸张。
这天真是刻骨铭心啊,已经是08年1月了,天很冷,我早上八点从真如那边出发,倒了N站到徐家汇,再倒N站到莘庄,再倒N站到奉贤西渡,也算是横穿上海了。等我到了西渡了,一看,靠,12点了。售楼处又小又暗,天气嘛冷的要死,西渡靠黄浦江,这个风刮的,我都快被吹起来了,黄沙满天飞,哪都是灰蒙蒙的,一字记之曰“惨”。
售楼处特别简陋,就两三个中年大妈在那里看着,我一个人研究了半天的沙盘,也没人招呼过我,等了好一会,看有个售楼妇女有空,我就问她,还有房吗?答有。问特价房在吗?答在。问我能去看看吗?答可以。然后递给我一顶安全帽,领我去工地。
一去工地这个心凉啊,什么鬼地方,黑乎乎的,而且因为冬季阴雨和施工,到处都是泥,踩上去能及小腿高,凛冽的风呼呼的刮,反正绝对是看完了想立马走人的地方。我都觉得这会建成一烂尾楼。
看了二楼的房子,全毛坯,其实也没什么看头,暗暗的,所谓特价房就是二楼西面造马路的房子,西晒加噪音肯定是难免的,每上去一层,就要加100元/平米,我问售楼几时交房,说08年12月左右。房子是一室两厅,可以改成两室一厅,开发商莫明其妙的在大门边上加了扇玻璃,估计就是为了透光用的。看了一圈,就回售楼处了。
问了一下总价和还贷,我说先出去吃个午饭再回来。然后就杀出去找吃饭的地方。吃了一碗牛肉拉面,这才从寒冷中缓过来。
坐在兰州拉面黑乎乎的店里,我总算有点清醒了。心情就是,我很想买

发表于2013-10-17

一晚睡的灰常不平静。
第二天,我跟我爸说了这事,此时正值07年房价升到了最高点的时候,我爸一听就说可能房价会掉吧,现在买是不是太急了,我又跟我爸解释了一道关于房价不落的理由。反正他老先生就是担心的不得了。果然是认知差异啊,毕竟他那一代是用劳力换房子,根本对买商品房没什么概念,而且很恐惧。
然后我就回家过年了,这里面有个插曲,我和我一同学说了关于买房的事儿,她一开始还觉得偏,推脱我说想看看二手房。后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在家过年呢,她突然打电话给我说成了我邻居了,这事挺逗的,当然,这也是一个转折,一环套一环关系到我后来的生活。
过完年,对我来说,头等大事就是凑首付,那会公司发了点奖金,凑了一万多块钱,我爸给了我两万,还特意让我妈送到上海来陪我签合同,我向大威同学借了三万,又跟一朋友借了五万,也就是说,整个买房首付里,我就压根是个穷光蛋,我甚至不知道以后每个月近两千的还款该怎么还,反正就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就这么着,在另一个寒风凛冽的春日,我和我同学,来到售楼处把合同签了,首付付了,然后结伴去我们另一个同学家蹭晚饭吃。
特别插一下话,特别感谢大威和另一朋友,要不是他们那时候借给我大部份的首付款,估计我现在还在出租屋里窝着呢,这个大恩大德须得感谢一辈子。有另外一例子,当时我工作的报社里的另一个姑娘,和我同时进的公司。我们俩一年的,那时候我一门心思要买房,也问她来着,特别是我买了西渡以后,特意跟她说了,让她跟我一起买,她估计觉得反正是女孩子也就没上心,后来我们都离开报社了,有次在网上遇见她,问起来,她现在还没结婚,还在租房子住。网了聊了聊,我感觉心态还是不一样的吧,怎么说呢,买了房确实有种稳定下来的感觉,一种归属感,下班了就有种回家的感觉,

发表于2013-10-17

,徐汇毕竟打的就是教育名片,毕竟还有些私立学校可以考虑。另外一点,虽说小学初中是电脑派位、就近入学,但初升高还是看分数线的,而徐汇的学校多,选择面更大些,总归比在大浦东中考竞争要来得合算些。
所以,我们过完元旦就开始马不停蹄的看房了。
那时候正值最低潮的时候,两会正在开,不停的关于高房价的报怨出来,连宝宝都出来小批了一下高房价,所以我感觉,当时的观望气氛比后来调控还要浓,因为怎么说呢,不怕出不利政策,就怕要出不出政策,反而让人心里没底。
我已经因为装修错过了09年的大涨,反正是不想再错过了,于是找天周末就拉着老公去看房。
先去看的徐汇比较中心地段——漕溪路一带,因为公司的班车停在漕溪路三号线这里,所以当然是希望能离得近一点,不用整天赶班车。
房价直接吓倒我们,20年老公房差不多近2万一平米,而且环境着实是差。本来想看看金谷园的,这破小楼还惜售,偶尔出一套单价2万,得房率低到70%不说,还朝北。直接PASS掉。
改奔田林,没好哪去,一样的2万左右,而且都是得房率不高,如果想要买套两房的,至少140万左右。
打车在田林、桂林公园一带的路上逛了逛,都没敢进中介,光看外面的挂牌就已经没脾气了,没办法,我们的消费观念还停留在奉贤的房价上。就算我们舍得一身剐,敢把房子拉回家,以后每个月的还款也着实是可观,这种市区的房子,能贷个十年就不错了,我很怀疑这些二十年房龄的房子以后是否还有市场。

上一页|1|
/1页